来源:未知作者:admin阅读:次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十分重视情志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强调全生之术当侧重于安其形气、保其精神,强调心主神明和肾之藏精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率先将阴阳水火、心肾与情志发病等理论直接指导临床证治和养生实践。张从正认为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从食补,情志之疾则非药石可祛,当从情志之所伤,据五行制约之法“以情易情”,对完善中医心理治疗理法作出了很大贡献。朱震亨将儒家理学观念引入医学养生理论,把“养阴抑阳”作为摄生原则,谆谆于饮食、色欲之箴;提倡茹淡节食,反对嗜食肥甘及辛热之品,认为“若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强调“收心养心”,主张节制情欲,反对老年人滥服温补药,极力反对恣服辛热壮阳的药物。这些论述为后世医家进行养生防病实践提供了更大的创造和发展空间。
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介绍各类精美药膳百余种,常用食物200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