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穴“太”即大的意思,“乙”通一。这里指易学中的宇宙万物赖一以生之说。又特指北极,北极居中不动,而斗运于外,斗以七星而附着一星,比喻脾胃如太乙居腹中以养先天的意思。故名“太乙”。
解剖定位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效主治
和胃止痛,镇静安神。按揉本穴有调理肠胃之功,常用于调理食少、不思饮食。对胃病、消化不良、肠鸣、腹胀、癔病、心烦癫狂、遗尿等症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快速取穴技巧
1.坐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量约2横指,再水平旁开约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
2.坐位或仰卧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压有酸胀感。
刺法:直刺0.8~1.2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最好取仰卧位,由他人进行按摩。
配合穴位治疗
2.配百会、心俞、神门、大陵,适用于癫痫。
3.配滑肉门,适用于狂癫吐舌。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