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的尿液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饮人的水液进入胃肠之后,经过吸收,变成机体自身的营养成分,再经过脾的运化作用输布到全身。水的输布还要靠肺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来推动,“‘气行则水散”。代谢产生的尿液蓄积于膀胱,当达到一定量时,在肾气的作用下排出体外。在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肾气是新陈代谢的原动力,起调节每一个环节功能活动的作用。因而,中医有“肾主水”之说。水液代谢的好坏,能反映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特别是反映肾气是否健旺。
小便是排除水液代谢后糟粕的主要途径。小便通利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功能活动。所以古人历来很重视小便的通利,宋·苏轼在<
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就是说,保持小便通利,则人体
健康,反之则易患疾病。因而保护肾气、注意小便通畅也是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保持小便通利呢?——首先要讲究小便时的姿势。解小便的姿势,应根据性别及
体质来定。《千金要方》指出:“凡人饥欲坐小便,若饱则立小便,慎之无病。”意思是说,当人饥饿时,正气不足,取坐位小便,以免正气耗泄。常见一些气虚而病重的患者,虽尿道通畅,但无力排尿,就是因为正气不足,膀胱收缩无力。还有一些患者,尿后而发生晕厥,也属于气虚所致。所以,久病气虚者,小便宜取坐位,这不仅可固摄正气,也是一种防护措施。
有小便时宜及时排出,不要强忍不解,以免损伤肾与膀胱元气,引起疾病。久忍小便可发生排尿时淋沥不尽或尿时疼痛。此外,无尿也不可强尿,因为无尿强尿也会耗伤肾气。肾气耗伤,则足膝正气不足,容易发生足膝冷痛等疾患。经常憋尿或强尿,会使肾气窒寒不通,水液运行不畅,进而发生小便不通的疾患。所以小便时,宜顺其自然,有尿即排,无尿也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