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法基本思想源于老庄之学,如《道德经》称为“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修养法则,《庄子》的“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女(同‘汝’)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的形神调摄原则,被古代医家引入医学领域而逐渐融合,并成为“虚静守神”的指导思想。《
黄帝内经》不仅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虚静守神的原则和方法,而且特别强调了其防治心身疾病的保健意义。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之“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概括地揭示了本法真谛,指出“恬淡虚无”的修养标准在于“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也就是说,只要能从思想上淡泊名利,节制嗜欲,以达观处事的态度保持心境安宁清静即可;反之,如果唯名利是务,孜孜以求,患得患失,嗜欲无穷,势必时时扰动其心神,耗费其精神,逆乱其气机,伤损其脏腑,轻者致病,重则折寿。所以历代医家
养生都将“养静”作为摄生首务,恬淡虚无”则是静养心神的思想修养法则,成为后世“静养”学派的理论基石。
如果说“恬淡虚无”侧重于自我思想的修养,属“以理养静”的养性范畴,那么“以静制躁”则是主要针对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而引起的心神躁扰,并指导人们选择合适的形神调摄方法去平息和制止心神浮躁的重要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