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穴“天”,高部;“鼎”,古代焚煮用具,其特征有三足,头形似鼎,头和耳朵为鼎的上部,颈椎和颈部两侧为鼎的三只脚;又因穴处于人体的鼎足的位置,故名“天鼎”。
解剖定位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后缘→臂丛神经。
标准定位
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在喉结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的中点。
功效主治
清咽散结,理气化痰。多用于调整血液循环,通常高血压患者此处会出现硬块,通过按摩可将硬块消除,使血液通畅。此外,对因
扁桃腺发炎引起的疼痛或红肿、声音沙哑有缓和作用。也可用于缓解手臂酸麻。
快速取穴技巧
1.头微侧仰,喉结旁开3寸,扶突下l寸,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结合处即为本穴(图①)。
2.扶突直下l寸,胸锁乳突肌后缘,横平环状软骨。刺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用指节的力量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但要避免过度按压。
配合穴位治疗
1.配廉泉,适用于声音嘶哑。
2.配攒竹,适用于顽固性呃逆。
特别说明
1.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针感可向咽喉部位放散。
2.针刺时,应避开颈部动脉、颈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