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突穴“扶”,扶持,帮助,二人搀扶;“突”,高处。本穴意为大肠经的经气在外部热气之扶持下上行之高处。
解剖定位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后缘→颈动脉鞘。
标准定位
在颈外侧部,喉结旁,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功效主治
清咽消肿,理气降逆。扶突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
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
头痛、颈部疼痛、气喘、神经性疼痛等症状。
快速取穴技巧
1.头微侧仰,先取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的廉泉穴,从廉泉向外4横指(即3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即为本穴(图②)。
2.平甲状软骨(喉结),在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中间。
刺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以手指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配合穴位治疗
1.配风池、合谷,有效舒缓上肢抬举疼痛。
3.配风门、气海、足三里,适用于肩背疼痛。
特别说明
针刺时,应避开颈动脉,不可针刺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