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是万物生发、阳气始升的季节,形神调摄则应顺从其生机勃发之势而侧重于舒畅肝气。“春气”内应于肝,所以在春阳升发之际,保持肝脏的勃勃生机,使其气机条达舒畅。
在
情志调摄方面,必须注意畅达性情、宣通气机,而不可经常郁悒不舒或强行抑遏欲念,更不能肆意摧残或剥夺他人的快乐;在待人、接物和处事等方面应本着“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精神,才能使情志生机盎然而恬愉和平,与春生之气相应,以符合保养“生”机的要求。
春天,随着气候的转暖,人体的周围血管扩张,皮肤汗腺分泌趋于旺盛,就会造成内脏和大脑供血相对不足,导致容易困倦,这是人与自然变化不那么谐调而出现的暂时的生理上的不适应期。为此,《
黄帝内经》提出可采取“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的调摄方法来尽快地缩短或消除这一不适应期。在生活起居方面,对个人的作息时间表要予以适当调整,以拨准体内的“生物钟”,使之与自然变化“合拍”;晨起之后,衣着宜宽松,形体须放松,保持恬愉舒缓的心态与情致;待太阳升起、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增高后,方可信步于庭,舒展形体,稍稍活动肢体百骸,吐故纳新,做一些有助于阳气升发的深呼吸运动或养肝
保健功法。
春阳初升,肝气疏泄,阳虚之人如果偏食酸涩之品,容易出现腹胀、胃口不好、便秘等现象;阳气偏盛者多食辛甘之品,则易导致头眩动风、胃痛腹泻、鼻出血等病发作。一般说来,食治药养宜选择性味升散、稍凉之品,以发散壅滞内热,和其生阳。因此,饮食方面适当进食甘味之品而少吃偏酸食物,以护其脾胃之气。
药饵调养则可选服疏风宣泄、凉肝养肝之品,以便疏散冬温伏气,使肝气通调宣畅。如偏于阳虚者,可多食一些芫荽、韭菜、胡萝卜、蓬蒿菜、葱、姜、蒜及面制品等辛甘微温的食物;偏于阳盛者,可多食菊花菜、马兰、芹菜、枸杞头、萝卜、荠菜等甘凉甘平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