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悲、忧、恐等情态反应,是人们在认知客观事物过程中对其是否合乎自己心愿或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的自然流露。当对某一事物或事件采取肯定、赞成态度时,就会形成满意、兴奋、欢愉、喜爱等情绪;采取否定或反对态度时,即可引发失望、沮丧、厌恶、痛恨、愤怒、悲哀、恐惧等情志反应。如果对其把握不住而介乎于肯定或否定之间,则可导致诸如困惑、烦闷、忧虑等思绪变化。这些情绪的变化是每个正常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其感官后必然会出现的极其自然、本能的反应。问题的症结在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们,难免会产生某些萦绕心际难以排遣或化解的情志变化,造成体内阴阳气血的逆乱,引起脏腑功能的紊乱,从而成为疾病的主要原因或诱发因素,即《内经》所讲“百病生于气”的缘故。
《素问·举痛论篇》指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其中除了寒、炅(热)、劳与情志致病无直接关系之外,其余均为情志偏极的病机特征。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维持体内外环境协调统一的特殊意义,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气机和畅者气血调和、脏腑生机盎然,百病不生。情志的异常变动,最易导致气机逆乱而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和谐稳定,继而直接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与活动。
倘若患有某些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不仅可因为情志的剧烈变动而诱发或加重病情,甚或由此而导致病情急转直下。正因为如此,古代医家和
养生家都主张将
调摄情志和增强人体对偏激情志的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形神的和谐统一作为
养生防病之首务,特别强调养生先养心,调形先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