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鼈子,别名漏苓子、藤桐子、木鳖、番木鳖、糯饭果。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种子,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向阳的环境。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宜选择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砂质壤土栽培常生长于生于海拔450-1100米的山沟、林缘及路旁等土层较深厚的地方。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4cm,3~5中裂或深裂,偶有7裂,裂片卵形或长卵形;叶柄顶端或叶片基部有2~5腺体。花单性同株;雄花梗细长,每花具1大苞片,花萼黑褐色,有黄白色斑点,花冠浅黄白色;雌花梗短,苞片较小。瓠果长椭圆形,长9~15cm,熟时红色,表面有软质刺突。种子暗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1月。
药材性质
种子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下,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有浅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样。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主治功效
性味:苦、微甘,凉;有毒。
归经:归肝、脾、胃经。
主治: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疠,痔漏,干癣,秃疮。
常用选方
1.治一切诸毒,红肿赤晕不消者:木鳖子(去壳)100克,草乌25克,小粉200克,半夏100克。上四味于铁铫内,慢火炒焦,黑色为度,研细,以新汲水调敷,一日一次,自外向里涂之,须留疮顶,令出毒气。 (《医宗金鉴》乌龙膏)
2.治疮疡、疔毒初起,瘰疬,臁疮,小儿蟺拱头:土木鳖(去壳)五个,白嫩松香(拣净)20克,铜绿研细一钱,乳香、没药各10克,蓖麻子(去壳)35克,巴豆肉五粒,杏仁(去皮)5克。上八味合一处,石臼内捣三千余下,即成膏;取起,浸凉水中。用时随疮大小,用手搓成薄片,贴疮上,用绢盖之。(《医宗金鉴》神效千捶膏)
3.治脚气肿痛,肾脏风气,攻注下部疮痒:甘遂25克,木鳖子仁四个。为末,猪腰子一个,去皮膜,切片,同药20克,掺在内,湿纸包煨熟,空心食之,米次下。服后便伸两足,大便行后,吃白粥二、三日。 (《本事方》)
4.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疼痛:木鳖子(去壳研)25克,桂(去粗皮)1.5克,芸台子(酒浸研)二合,丁香五十粒。上四味,将丁香、桂为末,与研者二味和匀,次用生姜汁煮米粥摊纸上,将药末量多少掺入粥内,看冷热裹之,一日一换。 (《圣济总录》木鳖裹方)
5.治经络受风寒邪气,筋脉牵连,皮肤疼痛,结聚成核,拘挛麻痹:木鳖子50克(去皮,锉如小豆大,用清油100克,浸一宿,然后慢火熬及一半以来,取出木鳖子,下黄醋5克,相搅匀,等醋化为度,绢滤去滓),乳香5克(别研细,等木鳖子油与腊相次欲凝,急投在油内,不住手搅匀)。上以磁器收,每用少许,擦肌肉皮肤疼痛聚硬处,不住手,以极热为度。 (《百一选方》木鳖子膏)
古书记载
1.《开宝本草》: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野黯,妇人乳痈,肛门肿痛。
2.《本草备要》:泻热,外用治疮,利大肠,治泻痢疳积。瘰疬疮痔,乳痈,蚌毒。消肿追毒,生肌。
3.《本草求原》:治一切寒湿郁热而为痛风瘫痪。行痹、痿厥、脚气、挛症、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