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病因
跟痛症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的跟部跖面(即脚后跟)疼痛,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的关系,病因有三个方面:
1.足跟纤维脂肪垫炎。
2.跖筋膜炎。
3.跟骨骨刺。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大多数为慢性起病,常同时有
风湿或
类风湿性
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本病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疗效较佳。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则需行手术治疗。
症状分析
1.跟部局部疼痛、肿胀,走路时加重。
2.足跟底前内侧压痛。
3.有时有其他畸形,如平底足等。
诊断依据:多于中年以后发病,跟部跖面痛,走路时加重。足跟底前内侧压痛。跟骨侧位X线片可能有骨刺。
穴位选择
承山、三阴交、解溪、太溪等。
1.点穴:用拇指点按承山、三阴交、解溪、太溪等穴,每穴半分钟。
2.松筋:在小腿内侧下1/3至跟腱处,首先使用一指禅推法,约3分钟,然后再使用拿法,重点拿跟腱处,操作3~5次。
3.理筋:在足跟部找出压痛点,用拇指在压痛点上点揉3分钟,并从压痛点处向足心处用拇指平推10次。
4.结束手法:在跟腱两侧使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推荐阅读文章
足跟痛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