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戒口”,大家都不陌生。很多老年人也总会有一些戒口不吃的食物:白菜、西洋菜太寒凉,不吃;鸡蛋、鸡鹅鸭胆固醇高,不吃;煎炸炒、辛辣味甚至甜品也担心不
健康,不吃……营养专家提醒,得了慢性病,学会戒口是有好处的,但是若戒口过了头,身体也会出问题的。特别是老年人,如果戒口过度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肌肉衰减等情况,反而不利于疾病恢复。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看中医时,医生说要“戒口”,然而看西医的时候,即使主动问,医生也很少主动说会戒口。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主任谭荣韶表示,这是因为西医主张从“病”的本身去“戒”,而中医则根据疾病来配合食物,中西医的饮食宜忌是不相同的。
谭荣韶说,其实戒口并非中医独有的,像针对患有冠心病、血脂高的病人,西医也会要求病人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高血压的患者则不能吃高盐食物;患有肠胃炎的患者也会被医生要求戒油腻食物,胃出血的甚至要禁食。然而,这些都是针对患有某种疾病的人,其实从营养学角度而言,只要搭配均衡,本身没有患病的人是没有必要过于抗拒某一类食物的。相反,如果是害怕胆固醇高,而长期不吃鸡蛋、鸡肉等,反而会导致蛋白质摄入过低,造成肌肉衰减。老年人一旦肌肉过少,会导致走路乏力、内脏下垂、骨质疏松。“70岁以上老人食量本来就会自然降低,没必要再刻意节食,体重比健康水平稍高一点是理想状态。”谭荣韶表示,补充足够蛋白质是预防营养不良,增强肌肉活力的良方,肾功能正常的老人,应多选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牛奶、豆奶、瘦肉等。
还有一些老年人,因患上冠心病、高脂血症而长期不吃肉、不吃蛋、不吃海味、不吃甜品,结果致使营养失衡,整天觉得头晕、疲乏、气短,其实也是由于戒口过度造成的。
是否戒口要由医生判断
谭荣韶说,是否需要戒口、要怎样戒口,最好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老年人不应该凭感觉或听信传言,随便戒口。戒口也要遵循以下原则。
1、戒口可调——按复查指标调整所要戒的食物,如冠心病、高脂血症,一定要定期复查指标,反复按不同指标动态调整饮食。
2、戒口可活——如高脂血症经用降血脂药已经降到正常后,戒口的食谱可适当增加些肉类,不过不能吃太多,偶然吃多了可临时增服一次降脂药;如痛风病人的血尿酸经药物控制后已达正常范围,降尿酸药可适当减量,也可适当吃些肉类、海味,但急性发作期需严加控制。
3、戒口可暂——有些急性病,如突然
腹泻、痢疾等需暂时戒除肥腻及高蛋白类食物。但是等病好了,就可以恢复原来的饮食习惯。
4、戒口可杂——其实很多疾病都不是由一种原因导致的,因此,我们还是强调饮食均衡,食物多样,切不可仅选择单一食物,除非出现对某些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等情况,则需要严格控制,否则还是要保持每天进食20种以上食物较好。
5、戒口可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进食某种食物不适宜,比如糖尿病患者在一般情况下,尽量要避免进食粥、肠粉等精制食物,但在特殊情况,如患者出现胃纳减退、发热等情况,此时进食一些粥水,比不吃要好很多,甚至如果出现低血糖的时候,还可进食糖水等。因此在选择食物时,需要因人、因时、因事做出调整,密切观察。(
金牌一条根健康网)